上海公司注冊過程中需要知道哪些內容
第一、企業名稱核準
一般人注冊公司都想取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但是事與愿違,在上海注冊公司的時候查名非常難,主要原因有幾個。
1、注冊公司多,上海作為中國最大的城市,創業注冊公司每天都非常多,好聽的漢字就這么多,一些好的名字基本上都取完了。
2、核名的規則不同
上海這邊工商局審核名稱主要是兩個字做一審核的,這樣就導致重復的名字非常多。
3、股東名稱及股東出資比例一旦確定,在公司名稱查出后,公司成立三個月內是不能變更的,因此客戶在注冊公司確定股東及其投資比例時一定要謹慎考慮。
4、其次公司投資者不宜太多,股東太多對公司日后的運作不利,公司的結構很容易發生變動而變更工商及稅務登記等手續,影響公司的正常運營,甚至導至公司破裂。
第二、注冊資本
將注冊資本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取消公司股東(發起人)應當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出資,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出資的規定;取 消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應當一次足額繳納出資的規定。公司股東(發起人)自主 約定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并記載于公司章程。第二,放寬注冊資本登記條件。取消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 3 萬元、一 人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 10萬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冊資本 500 萬元的 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設立時股東(發起人)的首次出資比例;不再限制股東(發起人)的貨幣出資比例。 第三,簡化登記事項和登記文件。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認繳出資額、公司實收 資本不再作為公司登記事項。按照國家工商總局的說法, 這次修法進一步降低了公司設立門檻,減輕了投 資者負擔, 便利了公司準入,為推進公司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制保障。 不過創業者們要有心理準備, 焦點在于這些改變真正會讓創業者創業更容易嗎?對于整個市場又會帶來什么影響? 1、取消公司注冊資本最低限額,變實繳登記制為認繳登記制,這對創業有 怎樣的實際幫助?最明顯的變化是,按照原來的公司法規定,有限責任注冊資本不得低于3萬元,一人公司注冊資本不得低于 10萬元,還有首次出資比例和資本實繳的硬 性規定。修改之后,創業者只需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申報,哪怕這個金額只有 1元,也可以依法設立合法的公司;無需實繳資本,即不用在規定的兩年或五年內把這些錢打到一個賬戶上了;只要將注冊資本數進行申報并納入公司章程,不需要湊大量資金,創業者就可以完成擁有一家公司的夢想。
第三、辦理營業執照
營業執照對于企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辦理營業執照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周全,下面就是一些辦理營業執照或者辦理完之后需要注意的問題:
1、什么時間辦理稅務登記
企業應在取得營業執照之日起一個月內辦理國稅、地稅稅務登記。
2、什么時間辦理一般納稅人申請手續
企業應在取得國稅稅務登記證之日起一個月內辦理一般納稅人申請手續。
3、什么時間開始報稅
企業在領取稅務登記證的當月開始國稅、地稅的納稅申報工作。
4、高新技術企業享有那些稅收優惠政策
營業稅:高新技術企業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征營業稅。
企業所得稅: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所得稅。經主管稅務部門批準,新辦的高新技術企業開辦之日起免征所得稅三年,第四年至第六年減按7.5%稅率征收所得稅。
5、什么時間進行工商年檢
凡在12月31日前領取營業執照的企業均應參加次年3月1日至6月31日的工商年檢。
第四、辦理銀行開戶
一般注冊公司過程中至少需要開設兩個戶臨時驗資戶和公司基本戶
1、臨時驗資戶屬于臨時存款帳戶的一種。臨時存款賬戶是存款人因臨時需要并在規定期限內使用而開立的銀行結算賬戶。顧名思義驗資戶就是在企業在注冊驗資其間為此而臨時開立的帳戶,注冊驗資的臨時存款賬戶在驗資期間只收不付,注冊驗資資金的匯繳人應與出資人的名稱一致。驗資過程完成后,等公司基本戶開好后驗資戶必須撤銷掉。
2、基本戶是辦理轉賬結算和現金收付的主辦賬戶,經營活動的日常資金收付以及工資、獎金和現金的支取均可通過該賬戶辦理。存款人只能在銀行開立一個基本存款賬戶。開立基本存款賬戶是開立其他銀行結算賬戶的前提。
第五、稅務核定
稅種核定 現在主要分為兩種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
1、小規模納稅人是指年銷售額在規定標準以下,并且會計核算不健全,不能按規定報送有關稅務資料的增值稅納稅人。所稱會計核算不健全是指不能正確核算增值稅的銷項稅額、進項稅額和應納稅額。小規模納稅人主要分為:商業零售(稅率3%、一年累計最大開票額80萬)、現代服務業(稅率是3%、一年累計最大開票額500萬)、建筑業(稅率3%)、傳統服務業(稅率是5%)
2、一般納稅人是指年應征增值稅銷售額(以下簡稱年應稅銷售額,包括一個公歷年度內的全部應稅銷售額)超過財政部規定的小規模納稅人標準的企業和企業性單位。一般納稅人的特點是增值稅進項稅額可以抵扣銷項稅額。一般納稅人稅率分為:17%(這類屬于買賣)、6&(現代服務業)、13%(買賣農產品)、11%(交通運輸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