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的基金備案被更多反饋?
2019我們一起加油
做事的人無所謂悲觀還是樂觀,我們只關心把事做好!
我們都在努力奔跑,因為我們都是追夢人!
行業一個共同的認識是,近期中基協登記備案的口徑越來越嚴了。
2019年1月1日-1月9日,最新備案基金數量只有20只。
某基金管理人申請股權類基金產品備案時收到如下反饋意見:
補充意見:請列表統計管理人登記通過以來所有已經備案通過的基金名稱、目前實繳規模、投資標的名稱、完成投資時間、投資金額,是否工商變更及后續工商變更進度安排等信息,涉及通過多層架構投資于最終標的的,需上傳基金架構圖,體現最終投資標的信息。
管理人有點蒙圈:為什么我申請的基金備案總是不停地收到反饋?
這個管理人的問題,其實帶有一定的代表性,圓點君因此特地寫作本文,提供給各位私募基金管理人參考。
中基協建立了基于大數據的風險預警系統,并對預警系統提示的高風險管理人在管理人重大事項變更、基金產品備案、自律檢查等環節進行重點關注。
圓點商學院根據目前掌握的數據資料進行了分析,具有以下十大特征的可能會被重點反饋:
NO.1
基金管理人在2017年前完成登記
2017年以前,管理人登記標準相對寬松,部分資質不是很硬的基金管理人也通過了管理人登記。因此,中基協可能會通過強化基金備案環節的審核“找補”一下管理人登記環節的寬松。當然,這一條特征通常會和其他因素綜合起來一并考慮,然后作為判斷依據。
NO.2
基金管理人短期內備案多只小額產品
正常情況下,一個專業的基金管理人應該把更多精力放在投資而不是募資上。如果基金管理人在短期內備案多只小額基金產品(比如,一年內備案了4只2000萬左右的基金產品),其是否具有投資者認可的專業管理能力可能就會被懷疑。
NO.3
股權投資基金采用契約型組織形式
相較于公司和有限合伙而言,契約型基金結構安排中給予了基金管理人更大的控制權。目前,中基協對于股權投資基金采用契約型組織形式持謹慎態度,契約型基金如果不安排托管,基本上很難完成備案。未來,不排除對契約型股權投資基金不予備案的可能性。
NO.4
投資者中自然人投資者占比較高
2018年內爆雷的私募基金具有幾個共同特征,其中之一便是主要面向個人投資者募集。當前,我國的合格投資者標準并不高,對個人投資者來說,只要求投資100萬元以上、金融資產300萬元以上或者過去三年年均收入50萬元以上即可。總體而言,個人投資者風險識別能力和風險承擔能力相對較弱,更容易被較高的收益預期吸引。
NO.5
單一投資標的
如果基金只投資于一個標的資產,一方面風險相對集中,另一方面,也比較容易進行一些不合規的安排(包括抽屜協議等做法)。因此,單一投資標的的基金,可能會受到更多關注。
NO.6
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不同基金投資于同一標的
同一基金管理人管理的不同基金投資于同一標的,除非是同時間同條件同進同出,否則比較容易成為利益輸送的手段。因此,這樣的基金會受到更多關注。尤其是一些基金以“XXX一期”、“XXX二期”命名的基金,這方面的嫌疑更高。
NO.7
委托無基金銷售資質的財富管理中心募集
現在市場上活躍著很多財富管理中心,其中絕大部分并沒有取得正規的基金銷售業務資格。沒有正規資質的第三方銷售機構,很容易產生銷售誤導行為。因此,如果基金委托了無資質的第三方銷售機構進行募集,一旦被中基協知曉,后果很嚴重。
NO.8
投資標的與基金管理人存在關聯關系
所謂無利不起早,風險事件的背后,通常與關聯交易、自融資相關。如果投資標的與基金管理人存在關聯關系,管理人很難做到客觀公正,很難做到以投資者利益為上,因此,這樣的基金在備案環節受到更多“關照”也就不奇怪了。
NO.9
基金管理人或其主要關聯方存在失信行為
這個因素無需更多解釋,一眼便知。中基協目前已經和工商部門達成合作,工商部門的相關數據直接接入中基協系統,服務于基金管理人及基金風險排查。
NO.10
涉及基金管理人的投訴較多
如果基金管理人存在不合規的募集或投資管理行為,可能會被投資者、投資對象或基金托管人、基金服務機構投訴或舉報。投訴舉報的多了,自然會引起中基協重點關注。
大家不妨對照一下,如果滿足以上一個或多個特征,可能就需要格外小心了。